為踐行生態文明理念,助力美麗中國建設,近日,綠滿九道灣—瀏陽河岸生態文明宣教實踐團聯合湖南農業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青服隊開展了瀏陽河凈灘活動。志愿者們以實際行動守護母親河,傳遞綠色環保正能量。

據了解,該項目構建了“宣教引領-實踐驅動-社群維系”的三維一體運行模式,通過“線下兩進(學校、社區)+線上輕傳播”的科普模式,結合“網格化認養+數據化管理”的凈灘行動,并聯動各個社群,逐步擴大生態保護的影響力。項目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系列活動,實現責任河段白色垃圾密度下降40%、公眾護河知識知曉率從40%提升至70%的目標,打造可復制的校社協同護河模式。
活動現場,具備專業背景的實踐團成員化身“水質體檢醫生”,嚴格按照地表水監測規范開展工作。抵達采樣點后,成員首先取出pH標準校準液,將水質測定儀的探頭放入其中進行校準,確保儀器讀數誤差控制在0.05以內,為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奠定基礎。在臨時檢測點,成員們分工協作,運用專業儀器對水樣進行多維度檢測。與專業檢測同步,另一組成員開展河岸清護行動。他們手持夾子、垃圾袋等工具,重點清理沿岸的塑料廢棄物、生活雜物及枯枝落葉,尤其細致清理草叢、石縫等衛生死角,減少垃圾入河對水體的污染,為水質檢測創造更客觀的環境條件。參與活動的志愿者說道:“能夠為瀏陽河的生態保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到非常自豪。希望我們的行動能帶動更多人加入到護河隊伍中來,讓母親河永遠清澈見底。”


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生態保護的實踐行動,更是一場生態文明理念的傳播之旅。湖南農業大學的“綠色衛士”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為瀏陽河的生態治理和美麗中國建設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未來,該項目將持續推進,向瀏陽河中游延伸,成立護河聯盟,為流域治理提供“全民參與”的可持續路徑。
作者:孟暄橙 杜婷婷 盤敏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編輯:陳鳳
校對:廉治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