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進一步提高青少年的生態文明意識與科學素養,激發青少年投身美麗中國建設的積極性,有效提升公眾生態環境意識,2025年,在湖南省生態環境廳的指導下,湖南省生態環境事務中心開展了“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綠色衛士下三湘主題實踐活動暨“世界讀書日”征文活動。活動共征集到作品2400余篇,作者們結合自身環保實踐及身邊事例,以細膩的筆觸表達了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建設的深刻感悟,情感真切,富有深度,現對部分優秀作品予以展示。
小學組
美麗的道州,我是行動者
文/廖若琪(永州市道縣第七小學) 指導老師:陸丹華
清晨的陽光溫柔地灑在窗臺上,枝頭的小鳥正唱著歡快的歌謠。我和小伙伴們手牽著手,踏上了探尋美麗道州的旅程。雖然我們只是六年級的小學生,但每個人的心里都藏著一顆綠色的種子,渴望著為家鄉的青山綠水貢獻自己的力量。
記得去年植樹節那天,我們全班化身“環保衛士”,穿著整齊的綠色校服,提著編織袋和長柄夾子,朝氣蓬勃地奔向金都公園。涼亭邊的草坪像鋪開的翡翠地毯,花瓣點綴其間,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可那些躲在灌木叢后的塑料瓶,卡在石縫里的零食袋卻格外刺眼。我蹲下身,撿起一個個沾著露水的塑料瓶和零食袋,想起科學課老師曾說過:“每個被隨意丟棄的垃圾,都可能成為傷害小動物的兇器。”
我們弓著腰在花壇間仔細搜尋,晨露打濕了褲腳也渾然不覺。垃圾袋漸漸有了沉甸甸的重量,路過的老奶奶顫巍巍地遞來礦泉水:“孩子們歇會兒吧。”讓我感動的是,幾位晨練的叔叔也主動加入我們的隊伍。轉過身,我正好看到保潔阿姨布滿老繭的雙手,不禁想起每天清晨校門口散落的早餐袋。我忽然明白:守護這片土地的美好,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現在的我,是家里最嚴格的“環保監督員”。書包側袋永遠裝著折疊布袋,遇到小攤販遞來的塑料袋,總會擺擺手說“謝謝不用”;洗手時看到水龍頭滴水,會立刻踩著板凳去擰緊;就連吃雪糕剩下的木棒,都要洗凈晾干攢起來做手工。爸爸打趣說,我比智能家居還靈敏,我卻認真地說:“節約資源就要像守護寶藏那樣用心。”
家鄉的小河也經歷著神奇的蛻變。曾經漂滿塑料袋的渾濁水面,如今已清澈見底,能看見成群的小魚追逐著柳葉的倒影。河岸新修建好的沿河風光帶,傍晚總有三五成群的鄉親散步。有一天,我看見一位老爺爺在河邊寫生,畫板上晚霞浸染的河面美得讓人屏息,他笑呵呵地說:“這么好的景致,要留給子子孫孫看呢。”
美麗道州就像一幅徐徐展開的畫卷,我們每個人都是執筆的畫家。當春風吹過教室窗臺,用礦泉水瓶種植的綠蘿輕輕晃動葉片,我似乎聽見了整個春天在輕輕訴說:你看,每雙小手匯聚的力量,終將讓家鄉綻放更動人的光彩。
總策劃 :唐 宇
主編: 謝可軍 蔡宇華 舒麗娟 彭 勃
編輯 :楊 菲 陶 佳 劉文馨 李 巍 陳 鳳
美術編輯 :陳思思 陳秀平 章楊梓昕
校對 :傅衛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