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進一步提高青少年的生態文明意識與科學素養,激發青少年投身美麗中國建設的積極性,有效提升公眾生態環境意識,2025年,在湖南省生態環境廳的指導下,湖南省生態環境事務中心開展了“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綠色衛士下三湘主題實踐活動暨“世界讀書日”征文活動。活動共征集到作品2400余篇,作者們結合自身環保實踐及身邊事例,以細膩的筆觸表達了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建設的深刻感悟,情感真切,富有深度,現對部分優秀作品予以展示。
小學組
稻田里的青蛙演唱會
文/耿雨薇(益陽市大通湖區河壩鎮蕓洲完小) 指導老師:劉玲
我家的稻田是個熱鬧的大舞臺!春天插秧時,青蛙“呱呱呱”地喊號子,像在給爺爺加油。夏天的晚上,螢火蟲提著小燈籠四處飛,蟋蟀在田埂邊“瞿瞿瞿”地彈土琵琶。
可是去年秋天,我發現水渠邊的青蛙變少了,好多躲在干巴巴的泥坑底。爺爺蹲在田埂上嘆氣:“田里農藥灑多了,蟲子沒毒死,青蛙倒躲遠咯!”
這學期老師教過“蟲子趨光”的知識,我和鄰居小虎就想做個捉蟲的燈。周末下午,爺爺戴著草帽跟著我們,拎著舊塑料瓶和電線來到稻田邊。“靠近水渠要慢慢走,別踩滑掉水里!”爺爺一邊提醒,一邊幫我們把瓶子剪成燈罩。我們把小燈泡掛在竹竿上,爺爺搬來梯子,把燈固定在田埂最高的地方。
晚上吃完飯,爺爺打著手電筒帶我們去看燈。藍光一閃一閃的,好多飛蟲“嗡嗡嗡”撞進瓶子里!爺爺還搬來幾塊空心磚,在水渠邊搭了小房子,說這是給青蛙住的“磚瓦房”。我趴在田埂上看,發現磚縫里還真躲著一只小青蛙,眼睛亮晶晶的像兩顆黑葡萄。
“別靠水渠太近!”爺爺一把拉住往前湊的小虎。這時候,遠處傳來“撲通”一聲——一只大青蛙跳進水里,接著“呱呱呱”的叫聲響成一片。抬頭看,螢火蟲繞著誘捕燈轉圈圈。水渠里的水草冒出了新葉,穿梭其中的小魚“吧嗒吧嗒”吐泡泡。
夏天又來了,每當傍晚聽見青蛙唱歌,我就搬著小板凳坐在田埂邊,不過每次都得叫上爺爺或者奶奶陪著。爺爺說:“你們做的燈像個小衛士,現在蟲子少了,青蛙回了‘磚瓦房’,連小魚都敢游到岸邊啦!”
風吹過稻田,稻穗沙沙響,青蛙的“呱呱”聲和小蟲的“嗡嗡”聲合在一起,比學校的音樂課還要熱鬧。原來保護生態這么簡單——只要有大人陪著做對的事,連水渠里的小魚都知道“謝謝”呢!
總策劃 :唐 宇
主編: 謝可軍 蔡宇華 舒麗娟 彭 勃
編輯 :楊 菲 陶 佳 劉文馨 李 巍 陳 鳳
美術編輯 :陳思思 陳秀平 章楊梓昕
校對 :傅衛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