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生態環境部辦公廳《關于舉辦2024年“我是生態環境講解員”活動的通知》要求,近期,省生態環境廳組織開展2024年“我是生態環境講解員”選拔活動。
來自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的生態講解員鄭瑩瑩以《“電子垃圾”變“城市礦山”》為題,帶來一場生動而富有啟發性的講解。
隨著人工智能、電子信息產業的迅猛發展,電子產品用量急劇增加,更新換代的周期越來越短,電子廢棄物成為當今世界增長速度最快的“垃圾”。
雖是垃圾,但是也是資源。大家知道嗎?電子廢棄物不僅包含著可再利用的塑料等材料,還包含金、銀、銅、鋰、錫等稀貴金屬。資料顯示1噸電路板中,大約含有272千克塑料、130千克銅、0.45千克黃金、41千克鐵、30千克鉛、20千克錫等。這些金屬的含量相當驚人,比同等重量的礦石含金量高出4、50倍以上,是名副其實的“城市礦山”。
將“城市礦山”和“天然礦山”進行對比,“城市礦山”品位較高、易于開采、 節省能源。據中國環境報報道,每年有超過 8000 萬臺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進入有資質的處理企業進行拆解,累計獲取可直接再生利用資源拆解產物約 1100 萬噸,直接經濟價值約 240 億元。而每拆解一噸廢舊家電,還能節省碳排放4.7噸。
雖然電子廢棄物富含豐富價值,但是也含有巨大危害,它含有鉛、鉻、汞等有毒物質,這些物質處理不當進入土壤和水體后,會破壞生態系統并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此外,電子廢棄物的不當處理還可能導致空氣污染,導致臭氧層破壞,危害整個地球的生態環境。
被譽為“中國銀都”的湖南省永興縣,回收電子廢棄物歷史悠久。早期的處理方式多為“沖天爐”熔煉,會產生大量煙塵和有害煙氣,當地農村呈現“家家冶煉、處處冒煙”的現象。
為改善環境,永興縣多措并舉,對全縣稀貴金屬企業通過重組整合,形成大產業集群。永興鵬琨環保有限公司是其中一家專業從事電子廢棄物回收及資源化利用單位,他們回收廢電路板,進行精準分類,經過熱解、熔煉等處理工序后,最終蛻變成銅精煉工藝原料,產生新的價值。為避免提煉過程中產生的二次廢渣、廢液、廢氣對環境造成污染,他們采用間歇式熱解爐,把提煉過程中產生的廢渣做建筑材料,污水進行清污分流達到100%。
永興縣通過“吃干榨凈”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通過靠大聯強、科技賦能,創造出“無礦開采”變廢為寶的奇跡,擦亮“中國銀都”金字招牌,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快構建廢棄循環利用體系”。電子廢棄物不是垃圾,是可循環利用的資源。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把家中閑置的電子廢棄物通過正規渠道回收,為助力實現我國雙碳目標貢獻全民力量。
通訊員:鄭瑩瑩 舒麗娟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