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美麗中國,志愿有我”,為充分發揮志愿者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紐帶作用,自2020年以來,湖南“綠色衛士”生態環境志愿服務項目連續5年開展“小額資助”活動,為凝聚生態環境保護合力、提升湖南生態環境質量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助力美麗湖南建設,發揚志愿服務精神,新湖南客戶端推出《綠色衛士下三湘》專題報道,記錄志愿服務推動湖南生態環境建設的過程進展,見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近日,長沙市雨花區井灣子街道井旺社區內熱鬧非凡。“美麗中國,志愿有我”綠色衛士下三湘主題活動暨2025年全國科普月系列活動之“筑綠家園,點靚中國”環保科普嘉年華在井旺社區火熱進行。這場由湖南省生態環境事務中心指導、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簡稱“長沙環保職院”)主辦、井旺社區協辦的活動,創新推出“課堂+實踐+游戲”三維科普模式,將專業環保知識轉化為居民易懂好用的“生活指南”,讓環保理念融入社區日常。

活動分為科普課堂和科普游戲兩大主陣地。在社區黨建會議室,長沙環保職院老師肖薏帶來“筑綠·科普課堂”,以“電子廢棄物處理”為核心,為居民送上實用科普。
課堂避開晦澀術語,直擊居民最關心的痛點——廢舊手機、電池如何安全處理。從“舊手機信息徹底刪除技巧”到“正規回收渠道查詢方法”,從“隨意丟棄電子垃圾的污染危害”到“周邊回收網點具體指引”,肖薏用通俗語言層層講解,徹底化解了居民“想回收卻怕泄露信息、不知去哪回收”的擔憂。

“家里2部舊手機總算有合規處理渠道了!這科普太及時了!”課后,居民張阿姨興奮地用手機記下回收小程序,當場就規劃起舊手機處理流程,讓課堂知識瞬間落地為生活行動。

與會議室里的“安心解惑”氛圍不同,社區運動公園內呈現出“熱鬧互動”的場景。回收點前居民排起長隊,手持各類有害垃圾等待登記。其中,王大媽拿著一包攢了大半年的紐扣電池格外顯眼:“這些電池一直不敢隨便扔,今天知道能專業回收,趕緊全帶來了!”還有居民拿來舊充電寶、過期藥品,在長沙環保職院志愿者的指導下完成登記回收,志愿者為參與者送上定制環保袋后,將有害垃圾統一轉運至雨花區井巷社區站點,確保行動落地見效。

“筑綠·暢游樂園”闖關區,更將專業科普玩出趣味。四組關卡均融入環保專業特色:第一關“知識充電”,循環播放學校自制的電子廢棄物科普視頻,志愿者同步發放環保科普折頁,并指導居民完成挑戰答題;第二關“火眼金睛”,通過分類卡片投放游戲,檢驗居民課堂所學成果;第三關“創意工坊”,由志愿者指導居民將廢舊材料變廢為寶;第四關“使命召喚”,則引導居民分享環保感悟,讓“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的理念落地生根。
每闖過一關就能蓋一個章,集齊四章的居民還能兌換小禮品。“沒想到環保科普能這么好玩!”不少居民邊闖關邊點贊,直言長沙環保職院的綠色衛士“把專業內容做成了大家愛參與的樣子”。
“把專業資源下沉到社區,用居民喜愛的方式開展科普,這才是科普月的意義所在。”長沙環保職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學校將憑借環保專業優勢,推出更多“接地氣、暖人心”的活動,同時會深化校社聯動,讓專業科普資源更精準地契合社區需求,以“綠色衛士”之力引領更多人踐行環保,讓“美麗中國”的理念從社區小院,浸潤至更多人的心間與日常生活。
作者:肖薏、張宇航
欄目策劃:舒麗娟
項目執行:楊菲、陶佳、肖靜、楊楊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編輯:陳鳳
校對:廉治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