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美麗中國,志愿有我”,為充分發揮志愿者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紐帶作用,自2020年以來,湖南“綠色衛士”生態環境志愿服務項目連續5年開展“小額資助”活動,為凝聚生態環境保護合力、提升湖南生態環境質量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助力美麗湖南建設,發揚志愿服務精神,新湖南客戶端推出《綠色衛士下三湘》專題報道,記錄志愿服務推動湖南生態環境建設的過程進展,見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近日,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綠色衛士志愿服務團隊聯合該校學子,特邀生態環境學院副教授胡熙,在樹木樓報告廳開展“美麗河湖”主題科普講座。活動以“專業科普+實踐引導”為核心,聚焦磷污染這一河湖生態關鍵問題,為志愿者系統解讀水體富營養化的科學原理,助力河湖生態保護行動落地見效。

胡熙以“水體富營養化成因及防治”為主題展開分享,從基本原理、主要誘因、實際危害到核心管控路徑,進行了全面講解,其中重點剖析了磷污染的管控要點。他明確指出,磷是驅動水體富營養化的核心因子——相較于其他元素,磷在水體中更易沉積且難以自然降解,一旦過量進入水體,會長期加速富營養化進程。結合湖南本地河湖實例,他進一步梳理了磷污染的三大主要來源:農業生產中化肥的流失、生活污水里含磷洗滌劑的排放、工業廢水的不達標排放。這些污染會帶來多重危害:磷過量會導致藻類瘋狂繁殖形成水華,既破壞水體生態平衡,又釋放毒素影響水質安全,還會直接沖擊漁業發展與水體景觀價值。

綠色衛士志愿服務團隊與林科大學子全程深度參與講座,結合自身水域生態保護實踐經驗與專業知識,圍繞磷污染防控展開交流,進一步傳播科學護水理念。現場通過互動問答、典型案例展示等形式,讓 “守護水域生態” 的意識深入人心。
此次講座是綠色衛士志愿服務團隊踐行“水域生態保護”使命的重要實踐,后續,團隊將以胡熙副教授的專業指導為依托,開展周邊水體磷污染監測,打造“科普+實踐”護水行動,為水域生態保護注入青春力量。
作者:朱姍姍、盧雨婷
欄目策劃:舒麗娟
項目執行:楊菲、陶佳、肖靜、楊楊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編輯:陳鳳
校對:廉治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