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生態環境事務中心“綠色衛士下三湘”科普團隊走進株洲市新馬小學、常德市復基小學,以“綠心碳行——解密美麗湖南建設的生態密碼”為主題,為兩地1100余名師生帶來兩場沉浸式生態科普講座。活動結合校園周邊特色生態資源,將濕地保護、河湖治理知識融入課堂,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綠色種子。

株洲新馬小學:探秘“城市綠寶石”的蛻變
新馬小學毗鄰當地生態名片——萬豐湖濕地公園,這場科普課便以“家門口的濕地”為核心展開。據悉,萬豐湖是株洲市歷時4年、斥資12億元打造的生態工程,如今已成為集休閑、觀光、科普于一體的綠色空間。

講座中,綠色衛士樊晶晶以“美麗城市”為切入點,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濕地在城市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作用。她特別提到一組關鍵數據:萬豐湖濕地公園年均固碳210噸CO?,相當于1.2萬棵樹的固碳量,是名副其實的“城市巨肺”。當講到萬豐湖從昔日“臟臟河”到如今“城市綠寶石” 的蛻變歷程時,同學們紛紛驚嘆生態治理的力量。同學們在講座后紛紛表示,“原來家門口的湖有這么大作用!我要當‘濕地小衛士’,保護萬豐湖!”
新馬小學的蘇校長在總結中表示,此次“綠心碳行”科普講座不僅讓學生們學習了生態環境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了他們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和保護環境的責任感。學校將繼續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引導學生們積極參與環保實踐,共同守護株洲的碧水藍天。
常德復基小學:解碼“中國城市第一大湖”的生態價值
秋日暖陽下,常德市復基小學的科普課圍繞毗鄰的柳葉湖展開——這片被譽為“中國城市第一大湖”的生態明珠,成為同學們探索自然的活教材。復基小學陳書記、梅校長對科普團隊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五年級學生更是提前準備好問題,滿是求知欲。

本次講座聚焦“美麗河湖”篇章,旨在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孩子們了解柳葉湖的生態價值,理解生態保護的重要性,從小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綠色衛士樊晶晶將生態學知識轉化為生動故事,帶領同學們解鎖柳葉湖的“生態密碼”:它既是調節氣候的 “城市中央空調”,也是儲蓄水源的 “巨型海綿”,更承擔著凈化水質的 “洞庭湖前置腎臟” 功能;而通過 “活水循環、截污治污、生態修復” 三大舉措,柳葉湖實現了從生態脆弱到生機盎然的蛻變。樊晶晶還細致講解了湖泊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依存關系,讓同學們理解生態平衡的珍貴。
互動環節中,同學們踴躍提問“如何保護柳葉湖的魚”“為什么不能往湖里扔垃圾”,現場氣氛熱烈。
為了將環保理念融入日常,樊晶晶還建議同學們在生活中爭當“環保小標兵” “節水小能手” “愛心小使者”和 “科普小喇叭”,鼓勵同學們將所學知識付諸實踐,成為生態文明的踐行者和傳播者。
此次“綠心碳行”生態環境科普講座,不僅為復基小學的孩子們帶來了一堂生動的環保課,更在他們的心中種下了一顆綠色的種子。復基小學表示,未來將開展更多形式的環保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生態素養;“綠色衛士下三湘” 團隊也希望通過此類校園活動,將身邊的生態故事講給更多青少年,為湖南生態文明建設注入青春活力。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