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進一步提高青少年的生態文明意識與科學素養,激發青少年投身美麗中國建設的積極性,有效提升公眾生態環境意識,2025年,在湖南省生態環境廳的指導下,湖南省生態環境事務中心開展了“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綠色衛士下三湘主題實踐活動暨“世界讀書日”征文活動。活動共征集到作品2400余篇,作者們結合自身環保實踐及身邊事例,以細膩的筆觸表達了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建設的深刻感悟,情感真切,富有深度,現對部分優秀作品予以展示。
初中組
與一只白鷺的約定
文/趙亦權(長沙市珺琟學校) 指導老師:付晨慧
去年深秋的一個靜謐清晨,我于湘江之畔的蘆葦叢中,邂逅了一只受傷的白鷺。它恰似一位折翼的天使,翅膀被惡魔般的漁網裹住,瑟縮在泥濘中,潔白的羽毛沾滿了污垢。那一刻,我的心宛如被一只無形的大手狠狠揪住,我這才驚覺:人類隨手丟棄的垃圾,竟搖身一變,成了危害自然的“兇器”。
我毫不猶豫地脫下校服外套,如呵護稀世珍寶般小心翼翼地將它裹住,飛奔回家。爸爸迅速聯系了野生動物救助站。在等待救援的時候,我蹲在紙箱旁,用棉簽蘸著水,輕柔地擦拭它的羽毛,如同微風拂過花瓣一般。白鷺的脖頸微微顫抖,黑珍珠般的眼睛無助地望著我,仿佛在進行無聲的控訴:“為何你們人類要傷害我們?”
救助站的叔叔說,白鷺是湘江濕地當之無愧的“生態晴雨表”,它們的消失,意味著環境走向惡化。從那天起,我毅然決然地開始保護白鷺。起初,很多人對我的行為不理解,甚至嘲笑我多管閑事。撿拾垃圾的環境又臟又臭,每當我想要放棄時,腦海中總會浮現出那只白鷺的身影,于是我又鼓起了勇氣。
我的行動很快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和效仿。在周末,我們帶著夾子和布袋,如同英勇的環保衛士,沿江岸仔細地撿拾塑料瓶、廢漁網。我們在濕地旁立起手繪的標語牌,這是我與白鷺的約定——“垃圾不落地,白鷺常駐留”。漸漸地,江邊的白色污染減少了,蘆葦叢中重新響起了清亮的鳴叫,仿佛是大自然在歡快地歌唱。
一周后的清晨,我來到當初發現白鷺的地方。燦爛的朝陽將江面染得通紅,一道雪白的身影如流星般掠過天際——正是那只曾被救助的白鷺!它的翅膀舒展得如同浴火重生的鳳凰一般。那一刻,我的眼眶濕潤了,淚水奪眶而出。原來我們微小的行動,真的能讓受傷的自然重煥生機。
如今,我的書包里總是備著可重復使用的布袋和手套。每當看見有人隨意丟棄垃圾,我就會向他講述那只白鷺的故事。與白鷺的約定,不僅是拯救一只鳥,更是拯救我們共同的家園,是我們與自然之間的一份神圣承諾。讓我們攜手共進,為美麗的家園,為那些可愛的生靈,一起努力吧!
總策劃 :唐 宇
主編: 謝可軍 蔡宇華 舒麗娟 彭 勃
編輯 :楊 菲 陶 佳 劉文馨 李 巍 陳 鳳
美術編輯 :陳思思 陳秀平 章楊梓昕
校對 :傅衛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