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進一步提高青少年的生態文明意識與科學素養,激發青少年投身美麗中國建設的積極性,有效提升公眾生態環境意識,2025年,在湖南省生態環境廳的指導下,湖南省生態環境事務中心開展了“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綠色衛士下三湘主題實踐活動暨“世界讀書日”征文活動。活動共征集到作品2400余篇,作者們結合自身環保實踐及身邊事例,以細膩的筆觸表達了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建設的深刻感悟,情感真切,富有深度,現對部分優秀作品予以展示。
初中組
掌心里的“小自然”
文/趙紫熙(長沙外國語學校) 指導老師:肖婷
雨點結成絲,在廣袤浩渺的天地間織下密密的網。雨下得滿城泥濘,粗糙的路面上有了一個個大小不一的水洼。初冬菜場很是熱鬧,趕集的車輛碾過泥濘,偶有菜葉被行人踩進地里。一個發著抖的小毛團蜷縮在地上,身上滿是泥漿。
那小毛團是一只小麻雀。
我連忙捧起小麻雀,發現它濕漉漉的羽毛凌亂地黏在一起,左爪不自然地蜷縮著,發出“啾啾”的哀鳴,仿佛在無聲地呼喊著“救救我”。看著這只無處可去的小麻雀,我決定收留它。我小心翼翼地用溫水給它洗去身上的泥垢,輕輕梳理它凌亂的羽毛,又找來一個鋪著軟布的小竹籃,為它布置了一個溫暖的窩。
小麻雀的羽毛日漸豐滿,它總愛撲棱著飛到窗臺邊,望著窗前那棵綠油油的銀杏,在陽光下扇動著翅膀。當晨光染紅天際,它會對著東方鳴叫,像是在回應同伴;當暮色漸漸籠罩大地,它會靜靜地佇立,看歸巢的燕子掠過天空。我想起書中那句“百千寒雀下空庭,小集梅梢話晚晴”,才發覺千百年前的文人墨客,早已將這些尋常的生機定格在文字中。
將它放歸大自然的那日選在立春。我帶著它登上城郊的土丘,白鷺在田埂上踱步,炊煙自墻瓦間裊裊升起,當我緩緩張開手掌,它突然輕啄我的指尖,似乎在向我告別,停頓片刻后,它展翅飛向了雀群,消失在我的視線中。
這些穿梭在城鄉之間的小麻雀,是屋檐下的詩人,是稻田邊的守望者,更是中國自然最生動的一筆。從江南水鄉到關塞荒漠,從千年古城到新興村莊,無數麻雀用翅膀丈量著山河溫度,編織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故事。
在宏大的山河圖景里,每一個平凡的小生命都有著屬于自己的位置,共同奏響萬物共生的樂章。
總策劃 :唐 宇
主編: 謝可軍 蔡宇華 舒麗娟 彭 勃
編輯 :楊 菲 陶 佳 劉文馨 李 巍 陳 鳳
美術編輯 :陳思思 陳秀平 章楊梓昕
校對 :傅衛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