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李清照筆尖的朦朧晨光里,這抹讓千古才女魂牽夢縈的海棠紅,不僅是宋詞里永恒的文化符號,更是穿越時空的植物印記。今天,請允許我以海棠為引,帶大家走進一場跨越千年的對話——從古籍中的“花中神仙”到園林綠化中的靚麗身影,你一定會好奇,它的背后藏著多少故事?今天就讓我們撥開歷史的枝葉,來探尋海棠的前世今生。
海棠花是原產于中國的薔薇科落葉喬木,司馬相如的《上林賦》中寫到“亭柰厚樸”,“柰”便代表的是海棠類植物,這是海棠最早種植于園林的記載。而“海棠”一詞最早出現在唐代賈耽所著的《百花譜》中,被譽為“花中神仙”。我們也聽說過秋海棠,一字之差,它和海棠有什么聯系嗎?
古人所熟知的秋海棠是一種草本植物,花朵由四枚花被片構成,花色粉紅,與海棠花相似,又在夏末秋初開花,所以得名“秋海棠”,又名“無名相思草”,是秋海棠科秋海棠屬的代表物種。現在我們通常所說的秋海棠,則是包括秋海棠屬超過兩千個物種和一萬多個品種,花期相接可以覆蓋全年。相比其他植物,秋海棠最顯著的特點是它們不規則的葉,以多樣的形態、斑紋、色彩著稱,被譽為“觀葉之王”。最神奇的是,一些秋海棠的葉片還能呈現深邃的藍色,但是這種藍色并不是因為葉片含有相關色素,而是因為其中的光合質體——虹彩體。比起葉綠體,虹彩體有更高的光合作用效率,幫助秋海棠更好適應弱光環境。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如果說詩詞中的海棠是文人筆下的風骨,那么《群芳譜》中所寫的海棠四品則是園藝智慧的結晶。西府海棠和垂絲海棠同為蘋果屬。前者樹形直立、小枝細密,花梗較短,花初開時為粉色,漸漸變白。它的果實像小蘋果,成熟后色澤橙黃帶有紅暈。而垂絲海棠枝條纖細靈動,花梗細長,約3-5cm,花朵顏色多樣,有深紅、紫紅,它的果實為梨形,成熟后也是紫紅色的。木瓜海棠和貼梗海棠都是木瓜海棠屬的植物。木瓜海棠果如其名,形似小木瓜,而貼梗海棠則是因為它的花梗極短甚至無梗而得名。
我想說,美麗是海棠最不起眼的優點。海棠果含有豐富的氨基酸、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在傳統中醫藥中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濕、行氣活血、抗炎等多重藥用價值,也具有降血壓、改善血液循環的保健作用。同時海棠含有糖類、多種維生素及有機酸,可幫助補充人體的細胞內液,從而具有生津止渴的效果,也可以促進腸胃消化、供給人體養分,提高免疫力。
在園林綠化中,海棠常見于城市道路綠化和公園、濱河的造景。這當然離不開生態監測和智慧澆灌等科技手段。海棠花紅葉綠,與灌木品種相搭配,能營造出錯落的景觀效果。同時海棠也有獨特的象征意義,因為“棠”與“堂”同音,而“海”有大和多的意思,因此,從古至今海棠都用來喻示兒孫和富貴滿堂,象征著吉祥與美好。
從司馬相如筆下鋪陳的漢賦華章,到蘇軾"只恐夜深花睡去"的月下低語,從雕欄玉砌間的富貴花影,到巷陌轉角處的報春信使,海棠始終以它獨有的風姿,在華夏文明的長卷上點染著最動人的浪漫。當春風翻動歲月的書頁,這株穿越千年的靈植正以花瓣為筆,在天地間揮毫寫就一場關于生命與詩意的盛大覺醒——我們怎能不踏著春光,去尋訪這份永恒的雋永?
查看原文點擊https://www.cenews.com.cn/media-article.html?aid=28463&mediaID=1534
欄目策劃:舒麗娟
作者:鄧睿婷
編輯:陳鳳
初審:陶佳
復審:舒麗娟